Category: 歷史舊聞新知:教材講義


蔣介石與二二八事變
郭岱君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蔣介石與二二八事變

1947年2月27日台灣專賣局在台北市查緝私煙,與市民爆發衝突。第二天,2月28日,衝突更加嚴重,暴亂蔓延全省,人命死傷及財務損失慘重,這場「二二八事變」 導致台灣社會分裂,對台灣造成長久的影響。
當天日記無一字記載
起初,陳儀(台灣省行政長官)和遠在南京的蔣介石都沒料到事情會變得那麼嚴重。陳儀以為情勢可以控制,而蔣則忙著戰後的幾件大事:淪陷區接收、政府重建、朝野政治協商、清剿共軍、物價控制等等,千頭萬緒,對千里外的動亂,沒有太注意。
他的日記顯示,2月28日當天,整天都在召開剿共會議,對於台灣的動亂,並無一字記載。隔天(3月1日)也只平淡的寫了兩行:「台灣群眾為反對紙煙專賣等起而仇殺內地各省同胞,其暴動地區已漸擴大,以軍隊調離台灣,是亦一重要原因也。」
隨後幾天,蔣注意的是陝北、山東等地的國共內戰。3月2日:「昨晚與(胡)宗南研討收復延安計畫。」3月3日:「剿討延安時機已熟,不能再緩。」
5日才發現事態嚴重
直到3月5日,陳儀請求派兵,蔣才發現事態嚴重。當天即指派劉雨卿率21師一個團、以及一個憲兵營開赴基隆。同日,電話指示陳儀:「政治上可以退讓,盡可能的採納民意,但軍事上則權屬中央,一切要求均不得接受。」 他還緊急召回國民黨台灣省黨部主委李翼中,要當面聽取報告,並派閩台監察使楊亮功到台灣,瞭解動亂的原因。
這個節骨眼,美國人還來湊熱鬧。5日晚上,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見蔣,稱台灣動亂嚴重,要求派飛機接使館眷屬離台。蔣對此很反感,在日記批評美國人「浮躁輕薄,好為反動派利用,使中國增加困難與恥辱,悲痛之極。」
滿腦子剿共戰爭及臺灣的變亂,蔣心情鬱結,3月6日日記寫道:「對戰局,對台事,憂戚無已。」
責陳儀無智處置不當
他仍認為兵力不夠是動亂的主因,也怪陳儀處置不當。在3月初「上月反省錄」中寫道:「台灣暴民乘國軍離台,政府武力空虛之機,發動全省暴動,此實不測之禍亂,是亦人事不臧,公俠(陳儀)疏忽無智所致也。」
陳儀得知蔣派來一個團的兵力,認為「不敷戡亂之用」,3月7日致電蔣介石,希望「加開一師,至少一旅」。 問題是,所有的兵力都已投入剿共作戰,已無兵可派。蔣再度責怪陳儀「不事先預防,又不實報,及事至燎原,乃始求援,可歎!惟無精兵可派,甚為顧慮。」
台灣情勢緊急,如何處置,必須速下決定。台灣是國民政府重要的據點,也可能是最後的據點,絕不能讓它陷於共黨之手。匆忙之間,蔣決定採取「懷柔」之策。3月7日,他在日記寫道:「善後方策,尚未決定。現時惟有懷柔。」
3月8日,加緊對台灣軍事與黨務工作的部署,把「督導臺灣事變之處理」列為「本星期預訂工作課目」的最優先事務。
全盤採納李翼中建議
8日中午,李翼中坦誠報告台灣情勢嚴峻,並提出解決的建議。蔣介石這才明白,事變的原因複雜,而最根本的原因是陳儀嚴格的社會與經濟管制措施。李翼中建議改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為省政府、多任用本省人、以及縮小公營企業範圍、並開放若干事業讓民間來經營。這些建議相當大膽,但蔣沒有猶豫,僅「稍作修改」,幾乎全盤採納。
台灣事務仍在弦上,而國共內戰已一觸即發,內外交逼,蔣介石在日記中寫下內心的焦慮:「華北延安匪禍正炙,而又加此不測,苦心焦慮,不知所極。」
不放心台灣的局勢,3月9日,蔣決定派國防部長白崇禧去台灣,並要蔣經國隨行。9日、10日連續兩個晚上,都和白崇禧仔細討論「台灣方針」。又擔心軍隊到台灣會展開報復,還特別指示劉雨卿「應特別注重軍紀,萬不可拾取民間一草一木。」
一再叮囑:不得報復
3月10日,蔣介石在國民政府國父紀念周講話,他說:「已嚴令留台軍政人員靜候中央派員處理,不得採取報復行動,以期全台同胞親愛團結,互助合作。」
從蔣介石給陳儀、劉雨卿的指示、以及他的日記看來,他不但沒有下達嚴厲鎮壓的命令,還一再叮囑「不得報復」。他只想「懷柔」,盡快穩定台灣局勢。
然而,21師抵台後,陳儀發布戒嚴,警備部隊毆打及拘捕暴徒,造成台民恐慌。12日,蔣介石得悉情況,立即給陳儀命令:「飭陳總司令切實制止報復行為」。13日,聽說劉雨卿部隊在台灣使用僅在大陸流通的法幣,台灣商民敢怒不敢言,也立即指示:「飭劉師長糾正,通令所屬嚴守紀律,以爭取民眾。」 同時親函陳儀,以極嚴峻的口氣指示:「請兄負責嚴禁軍政人員施行報復,否則以抗令論罪。」
令陳儀辭職設省政府
當晚在日記中批評陳儀:「公俠不自知其短缺,使余處理為難。」
所幸台灣局勢很快恢復,3月15日,聽說台中、嘉義、台東等地縣市長均已復職辦公,這才稍微放心,他記下:「台灣事變自軍隊運到後,已大半敉平,然以未曾根本解決也。可知新復之地與邊省全靠兵力維持也。」 也就是這一天,國民政府軍隊開始對延安展開轟炸及進剿行動,並在3月19日攻下延安。
局勢既定,16日晚,蔣介石命陳儀辭職。陳儀次日即請辭。4月22日,行政院會議決議撤銷台灣行政長官公署,成立台灣省政府,任命曾擔任行政院秘書長、駐美大使的魏道明為省主席。
魏道明改革撫平動亂
魏道明到任後,立即改革專賣局制度,撤銷貿易局,把幾個小型的國有企業私有化,還要求國營事業改革。省政府也把部分國有土地出售給台灣農民,並鼓勵以市場機制來分配糧食與經濟作物。此外,魏道明進用了許多才學具優的台灣人擔任高層行政職務。
雖然是應急、有限度的改革,但這些措施很快的撫平動亂,緩和台灣人民與外省人的關係。特別是國營企業開放民營的做法,為1949以後國民黨在台灣的政經改革埋下了火種。(作者為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院研究員)

http://www.worldjournal.com/view/full_news/11678876/article-%E8%94%A3%E4%BB%8B%E7%9F%B3%E8%88%87%E4%BA%8C%E4%BA%8C%E5%85%AB%E4%BA%8B%E8%AE%8A?instance=news_pics

版主:這學期剛好有一個主題是談孫中山,最近吵得很熱,貼文三篇來看看囉。孫中山當然是人,但我覺得也不應該搞成歷史大八卦嘛,一直強調他「人」的特質,也沒甚麼意思孫中山這個歷史人物的重要性,並不是他做為一個只會談情說愛的人而已吧,有新視角很好,但應避免是用八卦來看歷史人物,特別是孫。

新聞眼/真實國父 不會只有一種形象

【聯合報╱本報記者李明賢、范凌嘉】

文建會籌拍國父紀錄片,詮釋權引發學界兩極反應,對國父形象與定位南轅北轍;但歷史不是政治,應單純回歸「真實」,不美化、不偏頗。

國父六十年的革命歲月,如果要用九十分鐘呈現,不論是革命創建民國、二次革命、與軍閥斡旋、擬定三民主義、建國方略等,都只能片段呈現,難免顧此失彼,文建會要呈現「夢想家精神」,就是想著重價值與理念的傳承。

但過度政治力量介入,反而將扭曲歷史真實性,台灣過去在威權時代,刻意將兩蔣神格化,反而造成人民反感;這次政治人物「指導」文建會紀錄片,還不惜以糾彈權要脅,不但阻礙多元聲音的呈現,也可能引發反效果。

中共一九四九年建政,孫文被稱為「革命先行者」,這有歷史區隔意味;但孫文是中華民國國父,馬政府選在百年建國之際,籌拍國父紀念片也等於延續歷史傳承,象徵中華民國正統,更有政治涵義。

但若只是美化歷史人物,一味以教條式說理,拍出來的紀錄片,與大陸當年樣本戲有何差別?就好比電影十月圍城,雖遭批評是悖離史實,但電影場景呈現出的壯烈,不就是國父當年拋頭顱、灑熱血的真實寫照?

平凡也能見偉大,起草獨立宣言的美國第三任總統傑佛遜,儘管傳出與黑人女僕有染,但沒有美國人會否認他對國家的貢獻;即使如開國總統華盛頓,也非完美無缺,但美國人仍尊為國父。

孫文也應該是如此,真實的孫文不會減少民眾的崇敬。監委宣稱自己是學術權威,否決平路說法,但學術的真諦,不就在於不斷辯證討論?為何孫文只能有一種形象?誰有資格壟斷孫文形象的論述權?

近年對岸不斷反省毛澤東的歷史功過,學界不少討論,但台灣似乎比對岸更為保守,孫文竟比毛澤東更不容討論。若要讓年輕一代多認識國父,就應讓國父走下神壇,擁有人性的革命家更偉大,也更讓人發自內心的喜歡。

紀錄片爭議 胡佛、周陽山師徒聯手捍衛國父

【聯合報╱記者李順德/台北報導】

中研院院士胡佛與監委周陽山這次「師徒聯手」,捍衛中華民國五權憲法,過程頗具張力。一開始是由胡佛主動打電話給周陽山,提出他的疑慮,繼由周陽山整理投書,並致電文建會主委盛治仁。

為展現立論基礎有所本,周陽山昨天還搬出列寧對孫中山的看法,是「充滿崇高精神及英雄氣概的革命民主主義者」。

周陽山強調他有所本,二十八年前,他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訪問了當時中國研究巨擘韋慕庭,並寫成「中國研究五十年」。

胡佛是國內知名憲法學者,任教台大政治系時,周陽山是他的學生,最近因為景美人權園區的適法爭議,監院還邀請胡佛擔任法律諮詢委員,一出馬就順利化解「聲復案」的程序爭議,依既定程序進行。

周陽山說,上周四胡佛看了文建會籌拍國父紀錄片相關內容後,打電話給他,指建國一百年基金會介紹的內容,包括「國父充滿熱情但欠缺抽象思考的拼裝出五權憲法、建國大綱及三民主義」等憲政結構內容,有必要匡正。

周陽山將他與胡佛討論的內容紀錄下來,並整理一篇近兩千字的文章;隔天他致電盛治仁,提醒盛「要非常審慎」;周轉述,當時盛治仁在國外,但認同他的說法。

周陽山掛掉電話不久,建國一百年基金會執行顧問平路打電話給他,做了不少解釋,強調自己很尊敬國父,兩人交換意見近四十分鐘;周陽山告訴平路,平路不是公務員,怎麼做他沒意見,但盛治仁不能不注意。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5778773.shtml

紀錄片製作人平路:只想講個動聽故事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

國父紀錄片計畫引發抨擊,建國百年基金會顧問、國父紀錄片製作人平路表示,紀錄片一定會符合史實,只是會試著回到國父的人性面,講個「動聽的故事」,讓社會大眾不再認為國父遙不可及,「覺得這人可親,大家才會關切啊!」

平路研究國父多年、寫出「行道天涯」,面對近日抨擊,她感嘆「要不是我被國父深深感動,怎麼會花那麼多時間來研究、書寫?」未料被指「輕佻侮慢」。

平路說,她提出「更多元的國父」紀錄片建議,來自自身體悟。小學時她向國父銅像敬禮,只看到一號表情;高中時讀三民主義,國父依然遙遠。直到她赴美,意外在圖書館中看到國父相關資料,才發現國父原來還有浪漫的革命家形象,「那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面目、熱情天真的生命特質,都深深撼動我,也必能撼動今日年輕人。」

至於國父的五權憲法究竟是否僅是拼裝而成,平路認為,國父寫這些理論時,體系中其實有漏洞,然而這本來就待後人驗證、修補,「無損於他的生命特質」。談論國父,若還是一味講五權憲法多偉大,恐淪為教條,「和今日台灣也沒有關係」。

平路說,建國百年基金會想拍國父紀錄片,她私下問了幾位導演有無意願,大家都興趣缺缺,讓她覺得很可惜,所以才舉辦茶敘,並發表自己對國父的看法,希望鼓勵各團隊的想像力。如今片還沒拍就惹風波,平路擔心是否又會讓人退縮,她認為既然要藉建國百年讓民眾更認識國父,就該好好說故事,「把紀錄片拍成文宣片,豈不走回老路?」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5778872.shtml

 

 

如何寫書評

版主:這是從蔣竹山老師的部落格下載來的,我覺得很不錯,可供初學寫書評的小朋友參考。
 
〈如何寫一篇評論性的學術書評〉
蔣竹山(國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2009/5/29 二稿
近一個月來,我逐字逐句仔細地批改了歷史系兩門課「中國通史四」與「東西文化
交流史」的期中報告,報告內容是要求學生寫一篇專書的書評。原來我們的學生對於如
何寫一個完整的段落的句子都大有問題,更何況要求他們去寫一篇帶有評論性質的書
評。我想我們的學生之所以會犯這樣的錯誤,身為老師的我們要負大部分的責任。或許
我們太過相信每位同學對於如何讀懂一本書或去評論一本書是想當然爾的事情。但這些
已經上大二的學生真的已經清楚地知道該如何寫一篇書評了嗎?我想其實不然。經過仔
細批改學生作業的結果,我發現大多數的學生對如何寫好一篇書評仍然是相當迷惑,不
僅不知該如何鋪陳評論性的句子,就連導讀性質的句子也寫的不完整。事實上,這些學
生分辨不清評論性書評和報告一本書有何不同。大多數同學表示以往的書評或報告,老
師不曾逐字逐句的批改,顯然他們不習慣這種改作業的形式,這自然使得他們對自己的
文章所犯的錯誤一無所知。就我而言,評論者的首要工作不是將書的內容做出簡單的摘
要,而是要針對一本書撰寫評論。事實上,書評者不僅要報告書的內容;而且提出對這
本書的優點及缺點的看法。簡單來說,書評者的評論最好謹守兩個原則:首先是告訴讀
者有關這本書的內容;其次是提供讀者對這本書的評價。以下我綜合了學界對該如何撰
寫書評的一些看法,歸納出幾項要點,希望能對想要寫好一篇評論性書評的學生有所幫
助。
一、書評寫作原則
*慎選一本你能力範圍內可以評論的學術專書。
*一篇評論性的書評要簡明扼要地描述這本書的內容,更重要地是,它要對所評書籍的
觀念及目的提出深度地分析和評價。
*書評的敘述要素應當是讓讀者了解作者的論點,並且評論的內容應當詳盡地評價該書
的觀念。
*在閱讀前,評論者要先對該書有所了解。
*注意標題及副標題。透過這些標題看看你如何評斷這本書的想法。研究內容及章節標
題以了解作者如何組織這些內容?
*透過閱讀「前言」或「導論」來了解作者在寫作此書時的動機及目的。
*對作者要有初步了解,蒐集有關作者的資料並做一些研究,以了解作者寫這本書的主
題的權威性。
*你的介紹(introduction)應當包括對這本書的概述(overview),其性質是一種濃縮的摘要
(summary)以及你對本書的一般性評斷(judgment)。對全書的摘要不要超過書評全文
的三分之一。一般而言,中文的書評在3500 字,英文書評約在1500 字。
2
*在寫作書評時,不應只提到你是否喜歡或不喜歡這本書;而是還要告訴你的讀者為何
喜歡或不喜歡的理由。
*只說「這本書是有趣的」是不夠的,你必須解釋「這為何是有趣或不有趣」。
*為了要了解你對這本書的態度,你必須小心地及批判性地閱讀這本書。
*作為一位批判性的讀者,你的角色不是被動的,你應當提出讀後對此書的一些疑問以
及回應。
*作者嘗試回答什麼問題?作者如何去回答他所提出的問題?作者以何種方法討論這本
書的主旨?回答本書的主要問題有何其他可能的方式?作者的回答有何任何遺漏
的?你對作者的論點有何異議?這本書所提出的問題和回答和你所熟知的其他歷史
著作的資料有何不同?
*除非你已經成為一位經驗老道而又具有權威性的書評者,否則一開始時最好不要去找
其它的書評來當作參考,這容易使你的想法受到這些書評的影響。
二、書評的架構
有關書評的架構,通常可粗分為三部分,初學者可以此為規範,熟悉此道之後,
則可以任意變換架構及段落。
(1)導論:在這部份,書評者必須說明這本書的研究課題及論點對歷史學有何貢獻。透過
這一段文章,閱讀你的書評的讀者將可以對這本書有個初步及良好的印象。
(2)書評的主體:在這一部份,你必須描述這本書作者所提出的觀點,並說明作者的依據
是什麼?切記,這部份不是要去摘要整本書,而是透過下文三「如何設計問題」中的一
些問題,對整本書提供讀者一個較為詳細的摘要。如果只是對全書提供一種章節綱要式
的介紹,這是一種非常枯燥無趣的作法(註:逐章的介紹內容,事實上包括我早期的書
評在內,許多學者都不免這樣進行書評寫作。我現在已經盡量避免這樣介紹內容)。因
此,我們必須將書評的焦點放在二至三個你認為這本書的重要見解,例如嘗試去問作者
如何提出他的觀點?他的觀點與一般歷史學界的看法有何關連性?
(3)在結論部分:書評者的焦點則在對這本書的評論。你應當詳細列舉作者在史料的運用
上的缺點、證據使用的類型、作者提供的歷史分析,最後做個總結。最好的方式是將這
本書的優點及缺點、成果與不足之處做平衡報導。
三、如何設計問題
以下的問題設計提供書評者在提出問題時參考。你無須回答所有的問題,但在書評
中設計至少一至兩個是必要的。這些問題並無前後關係,所以無須一整個段落就只回答
一個問題,然後再以另外一段回答另一個問題。你的答案應當相當小心地運用主題句
(topic sentences)及轉換句來構築你的書評。你的標題應當悅耳易記,而句子應當要能吸
引讀者的興趣,這樣讀者才會有興趣讀你其餘的評論。
(1)你對這本書的全面看法是什麼?本書所闡述的看法的立論憑據是什麼?也就是說,你
必須告訴讀者,你所想的以及如何進行評斷。當你拿起這本書以及閱讀前言時,你
3
期待從中獲得什麼?這本書與你的期待相符到何種程度?你期望能對作者有何回饋
呢?最後要進一步陳述你對本書的回應。
(2)確認作者的論題,並以你自己的語言予以詮釋。這些論題是如何清楚地陳述以及是在
何種脈絡下陳述,之後的發展又是如何?這些論題被證明到什麼程度及如何有效?
書評者應當適當地引用書中的例句去進一步闡述你的回應。如果本書遺漏了某些論
點或觀點的話,你認為應當如何才好?
(3)作者的目的是什麼?這些目的站得住腳或能夠自圓其說嗎?書中有能讓你強烈反應
的段落或句子嗎?有哪些字或句子?你的回應是什麼?
(4)你覺得作者所提出、解釋及支持的主要論點是什麼?這些論點背後的假設是什麼?對
你而言,那些是去濃縮或重組作者所提出及爭辯之方案的最有效方式?
(5)作者的研究取向(approach)是什麼?確認作者為書中的研究取向及寫作所做的假設。
例如,哪些是作者希望讀者所擁有的較為重要的知識。你認為作者不應該去做哪一
種假設?為什麼?
(6)作者的討論的時代斷限是什麼?涵蓋哪些地理區域?
(7)作者運用了哪些歷史研究方法(methods)?社會史、知識史、文化史、思想史或者經濟
史等等。
(8)作者使用了哪些歷史資料?正史、檔案、方志、文集、筆記、醫書、報紙、地方文書
等等。
(9)閱讀此書後,你具有哪些新的視野?你的世界觀可曾改變?如果有,那是為什麼?如
果不是,那又為了什麼?
(10)你認為作者的說法是公允及正確的嗎?其詮釋是有根據的嗎?透過此書,你已經了
解歷史的新的途徑了嗎?
(11)你對作者的評論是什麼?
(12)你的推薦是什麼?你認為其他讀者會喜歡讀這本書嗎?讀過此書,你有何收穫?如
果你對此書有負面的看法,請告訴讀者你為何不喜歡這本書。
(13)這本書有哪些缺點?有哪些問題尚未解決?
四、寫作風格指引
根據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修辭學」課程中所刊載的「論文寫作注意事項」,
撰寫書評時,書評者在書寫句子時該注意以下幾點事項:
請以學術語言撰寫書評(設想你的讀者為思慮縝密的專業人士)。論文需簡明易讀(觀
念與觀念之間要有明確的關聯)。論文需正確精準、明瞭清楚、生動有趣。善加使用鮮
明的比喻,尤其是當你想喚起讀者的同理心。請善加變化你的句型結構、句子長短、及
基本要素。大聲朗讀你的論文來感覺其音韻節奏。使用好記的詞句來陳述重要的概念。
善用修辭學中的文體資源,展現你的文學靈思。正確使用文法及寫作技巧。
4
以論文的層次而言,學術論文盡可能地保持客觀。譬如說,避免使用第一人稱單數:
我(I)、我的受詞(me)、我的(my),以及相關的用語如:「我認為」、「我覺得」、以及
「我相信」;此類用語現在已經較少有人使用,而且多數學術論文都會刻意避免此類的
用語(例外:討論自身經驗以及撰寫個人說服式論文時,應該使用第一人稱單數)。
使用第一人稱複數:「我們」、「我們的」、「我們的受詞」。比起較為正式且疏
遠的第三人稱(除非教授或編輯特別指定使用,否則應該避免),第一人稱複數較受喜好。
第一人稱複數至少有兩個附加好處:你可建立與讀者之間的關係且可避免過度使用被動
語氣。盡可能避免第二人稱「你」,第二人稱會把讀者帶入你的論文,卻也會將讀者推
離你的想法。
以段落的層次而言,學術書評主張一個段落需完整發展一個觀點。此外,每一段需
有一明顯的主題句(95%的主題句會是每段的第一句)。然而有時候為了某些特殊原因,
可以把主題句放到段落的最後一句。要確保段落中每一個句子都是用來直接解釋、支
持、證明、闡明、或是描述主題句中的觀念;該段落中沒有其他的雜訊。隨便放入不大
相干的東西只會破壞段落的整體性。完整發展每個段落,好比只有二到三個句子的段落
很可能就是發展不全(除非該段落的功能為銜接上下,或是用來總結先前段落所提及的
觀點)。
以句子的層次來說,學術論文的句子百分之九十八都是完整的句子。句子的長短要
有變化(有些短、有些長、有些適中)。句型要有變化(該混合使用簡單句、連接複合句、
從屬複合句、及連接-從屬複合句)。基本要素的使用需多加變化。以用字的層次來說(遣
詞用字),學術論文應專業但不浮誇。避免使用俚語及廣告或歌曲中的流行用語。盡量
避免使用專業術語(如果你的讀者群包含非專業人士,而你又非使用學科中的專業術語
不可的話,請加註說明該術語的意義)。從同義詞辭典中查到的字,你若沒先用好字典
來仔細確認其真正意思的話,就別使用。
最後,同學們若想要找一兩篇書評當作範例的話,可以參考《新史學》中李貞德及
李尚仁的書評,他們的書評字數恰到好處,不會太過冗長,也不會過短,文字內容及評
論深度都能兼顧,可以做為各位寫作時的典範。
版主按:恩師導讀《蔣介石與現代中國的奮鬥》的部分,全PO上來了。
 

〔導讀〕重評蔣介石/呂芳上(東海大學歷史系教授)
一、「繼承性創業者」的難局

日本評論家山本七平著的《帝王學》,從「貞觀政要」中體悟領導藝術,提出「繼承性創業」的概念,認為無論是唐太宗或德川家康都屬於繼承性的創業者。乍看之下,這一名詞似乎矛盾,其初意是指後繼的領導者打開局面時,勿忘初志,保持前人的創業精神,實乃兼含創業與守成二義。創業屬陽剛,辛苦奮鬥才能獲得;守成是陰柔,必深處「憂患慎重」之中。蔣介石一生矢志恪守孫中山主義、遺志。一九二年代孫由建國走到主導政治新局,志業尚待展開而撒手人間,蔣以軍事強人、黑馬姿態獲取大任,且以孫的繼承者自居,既要守成還得創業,革命歷程矛盾糾結,險象環生,艱苦備嘗,終其一生實未曾完成建國使命。蔣介石初期自視為革命家,既握大權,還常慨嘆「無組織、缺人才、沒情報」,對立者迭起,被視為保守主義者、現實投機者,終與民主鬥士無緣。一九四九年避難臺灣,自認感受平生未有之辱,人亦多以失敗者視之。雖以頑強意志,亟思再起,但終賚志以歿。這位「繼承性創業者」蓋棺之後,幾十年來其事業肯定、否定由人,稱他矛盾一生、一生困頓,實不為過。蔣介石的確是二十世紀複雜又頗具爭議的歷史人物,要寫好他的傳記並不容易。

二、製作的蔣介石
蔣介石(一八八七~一九七五)個人的奮鬥史,可以反映民國歷史發展的許多重要面向,他辭世三十年仍然看不到一本好的傳記。根據柏克(Peter Burke)的說法,像法國路易十四這樣的「偉人」,形象是可以被製造出來的,當然也可能被他的敵人「醜化」。從一九二年代初葉開始嶄露頭角到七年代中葉過世,蔣從來就不是沒有爭議的政治領袖,對他評價的消長,正反映了政治的現實與時代的劇變。早期的傳記、年表,如《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毛思誠編,一九三七年),熊式一的蔣介石英文傳記(一九四八年),董顯光的中、英文《蔣總統傳》,秦孝儀主纂《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一九七八年),甚至於透過日人古屋奎二執筆的《蔣總統祕錄》(一九七四年),多是出自官方授權,刻意型塑「偉人」形象做為宣傳利器,其中多數的作品看不到蔣介石這個「人」。在中共開動反宣傳機器之前,馮玉祥《我所認識的蔣介石》(一九四七年)應該是較早從政敵角度「揭發」蔣的負面書;待二戰後到七年代,國共鬥爭激烈化,中共出版《人民公敵蔣介石》(陳伯達,一九四八年)、《金陵春夢》(唐人〔嚴慶澍〕,一九五八年)、《黑網錄》(陳少校,一九六三年)等書,貶抑蔣為「流氓」、「草包」,把蔣等同「賣國賊」、「人民公敵」、「帝國主義走狗」,很影響大陸一般人對蔣的觀感,甚至成為當年臺灣留學生出國必讀的海外「禁書」,影響不可小覷。西方的早期著作,如林百樂《蔣介石的中國》(Paul M.A. Linebarger, The China of Chiang Kai-shek: A Political Study, 1941),項美麗的《蔣介石別傳》(Emily Hahn, Chiang Kai-shek: An Unauthorized Biography ,1955)、白英《蔣介石》(Robert Payne , Chiang Kai-shek, 1969)等,內容僅及蔣的前半生,不嚴謹也不完整。

一九七五年,蔣介石過世之後,在臺灣學界首見的蔣傳,是出自擅長「細說」歷史的黎東方,《蔣公介石序傳》(一九七七年)或因係匆忙推出的應景之作,最多只能是相當粗糙的「淺議」書。隨後幾年,臺灣民主化,史學研究的鐘擺,擺向政治史、人物研究之外的領域,國共關係雖開始改變,政治史材料也空前開放,但國共歷史卻都引不起史學界的興趣,蔣生平的研究也幾近停擺。不過,九年代臺灣同時出現了對蔣看法截然不同的兩本傳記。一九九四年,旅美史家黃仁宇,出版了《從大歷史的角度讀蔣介石日記》。當時蔣日記還沒開放,黃辛勤的淘沙撿金,從毛思誠、秦孝儀及古屋的書中截取日記作為素材,用慣用的「大歷史」手法,把蔣的錯失歸咎於時代,給人家「小批大捧」的印象。一九九五年李敖、汪榮祖合作出版的《蔣介石評傳》,引人矚目。李說要「以好的傳記來寫他壞的一生」,批判味十足,這種幾近「自力報復」的蔣傳,有學者評之為「雷聲大雨點小」。

有意思的是,這些年中國大陸學界對蔣介石看法有了轉變。不過在八年代前後,仍可明顯看出中共的態度決定了學者的角度。最近二十年來,大陸學界連續出版過蔣「生平」、「傳」、「傳稿」、「評傳」、「外傳」等,不下十數種書刊,仍多在特定意識形態內打轉,不免「戴帽」、「穿鞋」貼標籤,看不到「學術」。一九八年代初期,榮孟源以「封建吸血鬼的兒子」、「上海流氓」為蔣的身分定調,楊樹標以「肯定」、「否定」分階段給蔣定位,到近年有限度肯定蔣在抗日時期正面的戰場領導地位,直到九年代才給他「民族主義者」的稱號。對蔣而言,或許得來不易,但嚴格說大陸學界還不能不聽「黨」的話。世紀末,有些學者(如楊天石等)開始以紮實史料為基礎,以專題研究還蔣本來面目。但迄今仍看不到一本完整學術性的蔣傳。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同樣的轉向也在西方出現。七年代美籍華裔學者陸培湧(品清)寫過一本用心理史學解釋蔣介石的青年時代專著(Pichon P. Y. Loh, The Early Chiang Kai-shek : A Study of His Personality and Politics, 1887-1924, 1971),很具學術意味,可惜他沒能看到後來才公布的「蔣介石日記」。蔣過世之後,寫過戴高樂和史達林傳的英國傳記作家柯如齊(Brian Crozier)與前香港《大公報》資深記者、被中共視為「叛徒」的周榆瑞(Eric Chou),兩人合寫的《失去中國的人》(The Man Who Lost China : the First Full Biography of Chiang Kai-shek,1976)號稱第一本蔣介石全傳,內容卻沿襲七年代中共官方對蔣的論調,以二手材料認定蔣教育少、思想保守,頭腦簡單、缺乏創見,反共不反日,是戰術家不是戰略家,是「一個有很大缺陷的人物」、「一個悲劇性的人物」,可謂陳說畢見。有意思的是這本七年代的應景批蔣作品譯成中文,一九九二年先在蒙古呼和浩特出版,當時未受注意,到今年(二)改由北京國際文化公司重新包裝上市,卻大大引起媒體矚目。中文版把合著者周榆瑞的名字刻意抹去。二十一世紀初的譯書,竟引導讀者回到七年代對蔣的認識和評價,令人詫異。

年代之後,美國歷史學者開始自由進出大陸實地觀察與研究,「一覺醒來回到解放前」,對文革、對現實中國的重新認識,使漢學家重評毛澤東的個人和時代,相對的也重估蔣介石的個人與時代。芝加哥大學的艾愷(Guy S. Alitto)在一九八六年發表〈西方史學論著中的蔣介石〉長文,代表西方學界重評蔣介石歷史地位較早的呼聲。二○○五年,香港南華早報記者范比出版他的新作《委員長:蔣介石和他失去的中國》(Jonathan Fenby, Generalissimo: Chiang Kai-shek and the China He Lost, 2005),號稱是近三十年來第一本蔣的傳記。范比以西方人角度,拋開國共兩黨的觀點和框架,試圖由蔣介石的發跡到中國大陸淪失的歷史過程中,尋求蔣的角色、美國對華政策的得與失。他對蔣和毛俱無好感,但在「成王敗寇」的意識下,仍不免對蔣有武斷批評。他有新聞記者的文筆,行文引人,可惜討論歷史重要事件多用二手材料,談到蔣氏夫婦個人生活問題,多人云亦云,又喜歡用假設語式,不符史法。尤其以一九四九年為斷限,終有所不足。顯然,加工製造寫一定看法的蔣介石,不難;寫不帶成見、真實的蔣介石,不易。

三、追尋「凡人」蔣介石
為歷史人物作傳,要能不曲筆、不隱惡、不虛美,前提是要有寬鬆自由的社會與政治環境,能找到關鍵性原始材料。過去中外學界對蔣介石的研究,都受制於「政論」與「成王敗寇」式的論定,擁蔣、貶蔣各趨極端,其中很大的原因是「蔣介石」這一人物的歷史仍未有學術研究的成熟時機;另外就是史料遲未開放,學者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近年這些條件幾全成熟,西方學者最能掌握先機的是陶涵(Jay Taylor)。

○○九年,曾為委員長之子立傳的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研究員陶涵,在哈佛出版為學界矚目的新書《蔣介石與現代中國的奮鬥》。這本書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在研究方法與範圍上,大大彌補過去研究的不足。大量使用一手史料,尤其作者是西方學者大量利用二○○六年才開放的蔣介石私人日記的第一人,這是本書絕大特色。同時作者以過去研究蔣經國的基礎,擴大且較為詳細地討論臺灣時期(一九五~一九七五)的蔣介石,相當程度地超越前人的論述,蔣一生功過因此有了異於往昔的完整交代。陶涵的文筆極好,特別是刻劃蔣和他身邊人物細膩動人,對史事解說常有肯棨論點,畫龍點睛之術更教人佩服。也許因外交官出身,書中對中美外交關係論述最多也最精到,史迪威事件雖屬舊題仍具新義,五年代後金、馬外島的棄與守,曾見中美之間的外交角力,作者甚至認為蔣多次以「勒索」方式辦成外交,讀來偶會嘖嘖稱奇,但也見到蔣介石頑強特質與靈活一面。至於「反攻大陸」的虛與實,恐怕不是只靠單方面的外交文書就能推定的。書中有些論斷難免牽強,例如作者不認為西安事變有什麼關鍵性影響,說法不足服人;談蔣與周恩來亦敵亦友的關係,靠密使來推定,諜影幢幢,不無大膽。書中顯示有些問題確是一個洋學者不敢多碰的,例如蔣介石與傳統文化,特別是蔣對宋明理學的興趣;例如蔣的複雜人際網絡,兼及黨內派系和黨團關係;又如蔣日記中所表現的內心世界等,均描述不足。本書也不諱言蔣的矛盾性格,最嚴重的是個人清廉但卻縱容部屬貪腐,最後自食其果。總的說,本書對蔣一生的評價正面多於負面、功大於過、譽多於毀。對臺灣學界而言,有些論述或有似曾相識、老調重彈之感,但放在西方學界或中國大陸觀點下,這絕對是一本翻案性很強、適時「重評蔣介石」(Re-assessing Chiang Kai-shek)的鉅著。

作為歷史研究者,對蔣介石的瞭解:是一介凡人、一個繼承性創業者、又是中國近代動亂歷史的時代見證人。論者早已指出:蔣既是軍人也是政治家;是儒者又是基督徒;是革命家又是傳統的護衛者;出身農家,卻與富豪名媛結褵;一生致力民主理想,執政時卻難脫獨裁形象;一位重視克己修身的道德家,卻不免容忍官員貪腐。他的確具有時代矛盾與衡突的色彩,但也決定了近四十年中國歷史的發展。在國共鬥爭中,他是輸家,但對近代中國確有諸多貢獻。他在臺灣時期的政治建設與措施,有可褒亦有可貶,但力圖與西方接軌,走向現代化也是不爭的事實。蔣介石算不上是梟雄,也稱不上是聖賢,要準確研究蔣的一生,這些論說都算面太廣、實太虛。蔣介石比毛澤東幸運,因為他較早步下神龕成為「凡人」。至此,歷史研究沒有擁蔣、反蔣的問題,學者只想知道蔣究竟是怎麼樣的平凡「人」?做出過什麼不平凡的「事」?

出自:http://www.books.com.tw/books/series/series9789571351728-3.php

雅,太雅了

紐約圖書館員發現雅賊 竟是國父華盛頓

紐約一名圖書管理員最近發現一名雅賊,竟是美國國父「喬治華盛頓」。

這名圖書館員表示,美國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在1789年 向紐約最古老的「社會圖書館」借了兩本書,迄今未還。

如果列入通貨膨脹計算,經過220年,這兩本書的罰金已經增加到3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940多萬元。

不過,紐約 圖書館表示,他們不會追繳這筆罰金,只是希望這兩本書能夠歸還。

根據紀錄,「喬治華盛頓」在1789年10月5號,向當時「曼哈頓」唯一的 一座圖書館借了這本「國家法」,這本書是有關國際關係的論文集,另外,還有一本是英國下議院的辯論紀錄。「喬治華盛頓」本人並沒有在借閱欄簽名,而是由他 的助理信手在借書人欄表上寫下「總統」兩字。依照規定,這兩本書應在一個月後歸還,但是兩本書至今遲遲不見蹤影,不知去向。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historian-pengshan/article?mid=516

版主:不可思議,我覺得以蔣的個性,不太可能。
 

研究蔣介石新書揭祕辛 八二三炮戰 疑是國共合演戲碼

轉貼:2010-04-06 中國時報 【台北訊】

民國即將邁入百年,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研究員陶涵(Jay Taylor)引用蔣介石日記檔案的《蔣介石與現代中國的奮鬥》新書,最近出版上市。書中對蔣介石所涉及的國共之間的共生、對抗,以致於兩岸分治,有許多精采而重要的內幕描繪;對於一九五八年爆發的金門「八二三炮戰」,陶涵透過研究,大膽質疑「八二三炮戰」是一場兩岸合演的戲碼,書中剖析,從一九四九年兩岸分治後,國共仍利用各種分合,在冷戰的國際局勢中各取所需;甚至合力化解美國要臺灣放棄金馬外島的建議,認為這會完全切斷中國與臺灣的臍帶,以「單打雙不打」的默契製造危機,反而能繼續測試美蘇態度與要求援助。

     做為極端正反評價皆有的政治人物,作者陶涵透過近幾年公開的蔣介石日記以及相關檔案,力圖將蔣介石描寫成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如蔣一方面會稱中共為匪,卻敬佩他們的紀律與效率;多次受史迪威侮辱、冒犯,但訓斥後便不再記恨;年少時曾經風流,卻對「美妹」情有獨鍾;思念兒子卻謹守家國分際,不願用條件與史達林換回「經兒」。然而陶涵在書中亦清楚道出其對屬下貪腐的姑息,要求忠誠至上的殘暴行徑,和外交手腕的拙劣與失敗。

     書中指出,蔣是個高度矛盾的人物。他沒有太多領袖魅力,大體上也不為同儕所喜歡,但是他的堅決、勇氣和清廉有時也使他廣受支持。從日記研判,他是位虔誠的基督徒,可是,一旦面臨對國家存亡及其統一,或者他本身統治地位的威脅,他會不惜訴諸殘暴手段。

     蔣的日記讓本書對許多歷史大事件有了新的瞭解:他在國民黨內地位的勃興、他早年的左派思想、他在一九二七年的血腥清共、軍閥一再興兵作亂、他一面建軍一面對日姑息歷五年之久、一九三六年西安事變他遭到劫持、國共聯合陣線的過程與破裂、他和周恩來長久、獨特的關係。書中描述,蔣在淞滬保衛戰及其後的軍事策略、他和史達林相互努力把對方捲進對日戰爭、他和史迪威的長期鬥爭。

     陶涵指出,蔣在撤守台灣後,他對臺灣本省人潛在反對勢力殘暴、無情的威嚇和彈壓、國民黨內不滿他領導的種種風波、還有他對韓戰、越戰的悲觀看法,以及蔣私底下早早就認識到自己有生之年無法「光復大陸」。書中呈現,蔣一再公開宣稱即將「反攻」,並利用這些警告從華府得到特別待遇;也描述兩次瀕臨核戰邊緣的金門危機,蔣如何扭轉情勢使之有利於己,並拒絕艾森豪一項可能導致美中大戰的危險提議。

網址:http://news.chinatimes.com/politics/0,5244,11050202×112010040600094,00.html

2010-03-07 中國時報 【林欣誼/綜合報導】 
     自一九四九年兩岸分裂一甲子以來,蔣介石的相關著作在大陸一直被蒙上禁忌色彩,近日《蔣介石家書日記文墨選錄》在大陸出版,為六十一年來首部在大陸出版的蔣介石親筆文字,上市後甚為暢銷;本期《亞洲周刊》更以「蔣介石熱」為題報導蔣介石在大陸解禁、相關書籍紛紛出版的現象。

     《蔣介石家書日記文墨選錄》由大陸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委員會下屬的團結出版社所出版,書中分為家書、日記、家族追思、人物紀懷和詩聯雜著五部分,包括他對母親、外祖父母的悼念文,也有他在九一八事變、西安事變、蘆溝橋事變等重要歷史事件發生後的日記文字。從這些自述文字,可追索其思想與性格,以及對家庭、婚姻、師友等人物的想法與評價。

     例如家書卷中,他在寫給兒子蔣經國的家書中,囑咐「看書應多注意中國固有道德、建國精神與其哲學」。日記中述及與宋美齡的婚姻,則說:「余今日得與最敬最愛之宋美齡女士結婚,實為余有生以來最光榮之一日,自亦為余有生以來最愉快之一日。」

     《亞洲周刊》報導,這本書在北京王府井書店上市一周後便售罄,大批由大陸學者所寫的蔣介石相關著作《蔣介石與新軍閥混戰》、《蔣介石的廢都歲月》、《蔣介石在大陸的最後十天》也熱烈出版,並指稱「相對於在台灣,蔣介石從『神』到『人』,大陸則是從『鬼』到『人』。」隨著大陸的改革開放,蔣介石也從過去被醜化的「反面教材」,逐漸回歸到歷史層面的研究。

     除了相關出版,近來大陸許多以民國、國共內戰為題材的電視劇如《建國大業》、《亮劍》、《人間正道是滄桑》等,也對蔣氏家族多有著墨。此外,二○一○年由學界主辦、即將在浙江舉行的「蔣介石與近代中國國際學術研討會」,則是大陸首次以蔣介石為對象的國際研討會。

 

轉貼自:http://tw.myblog.yahoo.com/modern-china/article?mid=5097

陸學者:始皇陵千年前已被盜

  • 2010-02-27
  • 中國時報
  • 【林克倫/綜合報導】
秦始皇陵以其規模宏偉、厚葬空前聞名。(照片取自網路)

秦始皇陵以其規模宏偉、厚葬空前聞名。(照片取自網路)

     秦始皇陵以其規模宏偉、厚葬空前聞名,先前考古鑽探資料顯示,秦始皇陵未遭盜墓賊光顧過,但大陸歷史學者李寶柱日前撰文認為:始皇陵地宮早在一千多年前已被人盜掘,現存地宮乃宋朝初年再葬時重修的,秦始皇棺亦是重新製造,再掀起考古學界爭議。

     秦始皇陵地下宮殿是陵墓建築核心部分,據《成都日報》報導,秦始皇陵考古隊鑽探資料顯示,皇陵地宮四周均有四米厚、用磚包砌起來的宮牆,且已發現通往地宮甬道的五花土,並無人為攪動破壞痕跡,兩個直徑一米寬盜洞,亦距離地宮甚遠,加以地宮內仍存在大量水銀,可佐證秦始皇陵尚未遭盜墓賊入侵。

     然長期研究中國古代史的大陸歷史學博士李寶柱日前撰文指出,依據清人徐松從《永樂大典》所輯出的《宋會要輯稿》禮三八之三至四載,截至宋初,包括秦始皇陵在內的中國歷代帝王陵寢,有廿八座已被「開發」盜掘,且破壞相當嚴重,以至於新開國的大宋朝廷不得不斥巨資重葬。

     李寶柱的質疑文章引發學界議論,有學者即反駁稱,《宋會要》也是人寫的,更是後人輯錄,當中謬誤比比皆是,若僅憑記載就否定別人的研究成果,有以點代全之感,況大宋真重修秦始皇墳墓,「又豈止一個宋史紀要記載?其他的史書呢?」

研究發現秦兵馬俑馬匹多數被閹割

  • 2010-02-27
  • 新聞速報
  • 【中央社】

     專家最新研究發現,秦兵馬俑的陶馬多數已被施過閹割術,秦兵馬俑成為中國馬匹最早實施閹割術的考古證據,對研究中國古代養馬術和秦兵馬俑坑的性質等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袁靖向新華社表示,從考古學來講,從屬於秦始皇陵的秦兵馬俑坑內拉車的馬都是被閹割過的,部分用於騎乘的鞍馬也是如此,只有陰莖而沒有睪丸。

     這是中國現在可以證明最早閹割動物的確切證據,對於研究中國古代家馬的馴養史、軍馬史及秦兵馬俑坑的研究等具有重要學術價值。

     中國第1位皇帝、秦朝的建立者秦始皇在2200多年前死後葬於今天的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的秦始皇帝陵,距陵1.5公里的秦兵馬俑坑在1974年被發現。

     雖然考古發掘仍在進行之中,專家初步研究後認為其內大概擁有車130餘乘,陶馬600餘匹,其中拉車的馬500餘匹,騎乘的鞍馬有116匹,各武士俑近7000件。

     一般認為,中國在舊石器時代存在野馬,到了商代時期黃河中下游地區出現了大量家馬。至於閹割動物的記載,在距今3000年前的甲骨文中有關於閹割豬的記載。至於考古出土的馬因其軟體難以保存下來,長期沒有進展。990227

以上兩則新聞皆轉引自中時電子報

陸以正:黃彰健院士與「二二八」事件
 
        二二八事件至今已歷六十三年。有關本案的專著,除政府聘請陳重光、葉明勳主持的「二二八事件研究小組」,後擴大為基金會;十八年前編成《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後由時報文化出版。此外,武之璋有《二二八事件解密》;陳文茜也寫過篇《外省人》湊熱鬧。但以還原史實為唯一宗旨,秉持史家良心,是非分明,毫不掩過飾非的巨著,沒有一本可與故中央研究院黃彰健院士那本厚達六百零二頁的《二二八事件真相考證稿》相比。

九十高齡的黃院士年底前逝世。二月二十日「國立臺灣大學教師會」在丁理事長一倪主持下,借台大社會科學院第一會議室舉行全天的「黃彰健院士與二二八研究」追思學術研討會。我原承諾那天去主持首場討論,聽取楊晨光與戚嘉林兩位報告他們的最新發現,與司馬中原、張拓蕪兩位的講評。不想事與願違,春節到大陸旅遊,在泉州媽祖廟大殿裏摔了一跤,至今仍臥床休養,因而未能出席。事後詢問中研院朱浤源研究員,始知各家媒體包括報紙和電視,竟無片語隻字報導。本文限於篇幅,只能簡單重述七天前討論的概況。

        黃院士終身研究上古史與明清史,著有《中國遠古史研究》、《周公孔子研究》、《戊戌變法史研究》、《明代律例彙編》、《康有為戊戌真奏議》等十一種專著與論文數十篇。晚年本擬整理輯校《明實錄彙編》,只因對二二八真相發現很多懷疑不解之處,拋棄了原定工作,以史家一絲不苟的態度,抽絲剝繭地辨明事實,卻仍在書名加上一個「稿」,令人敬佩。

        治史難,治現代史更不易。即使當年身歷其境者,有時也不免避諱或有所顧忌。類此事例舉不勝舉;黃院士能把它們逐一抓出來,洞燭肺腑,是讀此書額外的享受。

        本書共分四卷,收集十八篇論文,前後歷時十餘年,可證作者態度之謹嚴。自序裏說:「我發現彭孟緝與臺灣省行政長官兼警備總司令陳儀的來往電報四通竟是假的。」彭孟緝自己出版的《回憶錄》並隱諱彭的政治解決主張不提。但黃院士在查遍所有資料後,結論是:「比對彭陳兩人來往電報後,認為仍可瞭解彭的出兵平亂是正當的。」

        二十日舉行的追思學術研討會,第二場由廖繼斌執行長主持,賈尚誼將軍、陳昭嘉和彭正雄三位談「我與二二八事件」。第三場主持人是史語所前所長管東貴,請來四川大學吳銘能副教授與武之璋,談黃院士的校勘之學,講評人還有賴澤涵。

        下午兩場研討會,一由吳乃德主持,主講為中華大學曾建元與近代史所朱浤源,評論人有夏潮聯合會會長藍博洲、王曉波。最後一場主持人于宗先院士,主講人有司馬中原、賴澤涵、李壬癸、朱浤源。

        研討會的主、協辦單位,秉持學術討論相容並納的襟懷,在當天一百九十六頁的論文集裏,不但轉載《自由時報》的質疑,連一位署名weichen者,罵黃院士「早就該死了,活到現在才死,已經沒啥天理了」,也照刊不誤,這就是治學與政治狂熱的分別。

(作者為退休外交官)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5442910.shtml

今日在幾個網站都看到這樣的訊息:「《歷史月刊》第263期於98年12月出版,也是最後一期。991月起停刊,感謝讀者長期以來的支持愛護,《歷史月刊》在此向大家告別。」天啊,這個時代,如果期刊沒有補助的話,不知要怎麼生存?現在市面上還有沒有有關歷史的通俗月刊呢?怎麼市場會這麼差,我很驚訝。那麼可想而知,所謂的「學術文章」是更沒有行情的了。一個學術與現實生活嚴重脫節,失去的世俗性,非常可怕;目前也看不出積極的學術研究會讓大家怎麼來認識、喜歡歷史,這一切,讓我極度地灰心